搜索
搜索
确认
取消
舜阳
>
>
>
钟毓从来久,蕺麓今依旧

钟毓从来久,蕺麓今依旧

  • 分类:文章作品
  • 作者:张 钟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1-06
  • 访问量:

——访绍兴蕺山书院

  绍兴我不知去过多少次,可就是没到过蕺山,更没有去拜访、速写过蕺山书院。虽然蕺山就在城内北侧。可如今我想去书院参观的愿望越发强烈了,这是因为我从认识乡贤黄宗羲,到认识黄宗羲的业师、明代鸿儒刘宗周,再认识蕺山书院,让我渐渐清晰了明清时代绍兴蕺山的辉煌。

  2016年8月23日,尽管上午还下了一场阵雨,可那是一个最高气温降为35℃但还显湿热的暑天,我出差又来到了绍兴。至下午办完事,就开车来到了蕺山下面的北停车场。打听后沿北侧上山坡道,爬到了山腰上的蕺山书院。可内部在封闭式装修,我进不去,只好从门缝里往内窥视许久;后折返到下面台阶,想仰视远距离画一张速写,可高耸茂密的树林,让我无法看清书院真面目;同时,因书院门外下面缺少观景平台,让我无法以全景方式来描绘这座令我敬仰的书院,无奈的我站在书院门前发呆。

  我想起了史书所记载的当年清兵攻占南京后继续南下,已让一代宗师刘宗周悲愤至极,痛感绝望。当山阴陷落后,清政府欲利用刘的声誉,在劝刘投降,遭刘严辞拒绝。刘避居山间,以绝食抗争,直至二十三天后死去。期间,黄宗羲还专程从余姚赶去看望老师,业师宁死不屈的气节,定对黄宗羲有着重大的影响。

  想着想着,黄昏来临,已容不得我不抓紧。只好找到在书院东南侧门卫室墙角准备画画,尽管视角过近,广角不足。但这算相对尚可的位置,我就站着速写起书院来了。

  一班班的人流经过,有欲前来参观的,也有傍晚爬山锻炼身体的,还有晩餐后散步的大伯们。直到装修的木工师傅锁上书院门,门卫老伯也下了山,我还在画。我那个着急呀没法形容。心里想着:一定要趁着还有光线,将景点描绘得到位。

  夫人打来电话,说我跑出了一整天,为何无消息反馈?我一看手机,时间已过了18:00!确还未给家人报过平安。我这才匆匆收笔,步行下山,准备回姚。

  我看到 在书院下的山岩上,刻着四个大字“浙学渊源”。这里就是被后人称为“蕺山学派”之出点,以导师刘宗周为领头,以学生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为中坚的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派自此发轫,再次让我肃然起敬。是呀,作为一个正直的学者,刘宗周不适合当时那个污秽的官场,但蕺山梅香清芬的书院却是他最好的归宿之地。于是他回来了,并以他的博学、正直,教育了一大批饱学、气节之士。

  史书记载:刘宗周在蕺山建证人书院,开坛讲学。被众人推为儒林的泰山北斗,其学说学宗阳明,创诚意为主,慎独为功,兢兢业业无负于本性之说,教人立身行事,为当事楷模,被誉为“千秋正学”。难怪梁启超在《饮冰室文集》里有此赞叹:“江浙名人大半出于门下。”
  我回到了停车场,被汗水湿透了的衣服贴在身上,让我粘呼呼的难受,可当我远眺高耸的文笔塔、想到已留在速写本上的《蕺山书院》后,不由得又开心了起来,即刻忘却了不舒服。

  我回味书院堂内楹联:“源溯阳明一代宗师流圣泽,道崇东浙千秋正学耀文光”。是呀,在先生的感召下,已让从学者成为了一代硕学之士,如后来的经史大家黄宗羲、文学家陈子龙、戏曲理论家祁标佳、大画家陈洪绶、哲学家陈确、张履祥等,以及气节之士王毓蓍、彭期生、吴钟峦,叶延秀。

  更有清朝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,蕺山书院走来了一位著名的革命者徐锡麟,他与钱绳武一起,在蕺山书院旧址上创办了山阴县学堂,为革命培养人材。

  蕺山,值得大书。

 

20160823绍兴蕺山书院1.jpg

 

—— 作者:张钟 2016年11月27日 

 

【注:原创作品,未经同意,不得转载!】

Copyright © 2020 宁波舜阳电测仪器有限公司  版权所有.  浙ICP备05066413号-1 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宁波